虎彩文摘

翁连溪:早期浮世绘达不到中国姑苏版画水平

   时间:2024-06-22 16:44:12       来源:产品中心 点击:

  在中国,木版年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雕版和套版彩色印刷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年画的发展。诞生于清朝苏州地区的“姑苏版”不仅绘画鲜活生动,印刷繁密精致,还出现了西洋透视、明暗、排刀等洋风元素,它是历史上中西绘画和印刷技术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姑苏版”流传至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有力的推动了流行欧洲的“中国风”,日本的浮世绘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国木版年画的元素。在中国,姑苏版收藏一度近于绝迹。近年来随着古版画展览和热拍的推动,这种罕见珍贵的版画逐渐浮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中。近日,艺术中国记者正常采访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先生,在这篇访谈中,翁先生讲述了有关姑苏版画的历史渊源、视觉特征、印刷技术等内容,为观众揭开了姑苏版的神秘面纱。

  艺术中国:随着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古代精品版画展览不断推出,很多观众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姑苏版这样精美的版画作品,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复杂的制作流程与工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您能谈谈姑苏版画的独特之处吗?

  翁连溪:明清时期,我们称苏州为姑苏。清康熙到乾隆后期这一段时间,姑苏地区出现了一批比较精美的版画作品,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就称它为姑苏版画;而清嘉庆以后的版画一般叫桃花坞,还有叫苏州年画。早期的姑苏版画受到西方版画焦点透视、明暗造型的影响,并借鉴了欧洲铜版画的构图技巧。这种方法并非独创,最早出现在明万历时期程大约刊《程氏墨苑》中,用木版摹刻了四幅西方铜版画;此后明崇祯时期刊《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清康熙内府刊《新制灵台仪象志》等版画中,都是将西方铜版画特点运用到中国传统木刻版画作品中,因此这类作品兼具中西特色,风格十分鲜明。

  姑苏版画和中国传统年画有所区别。年画一般当年贴在墙上,第二年就撕掉,再贴上不同的作品,其内容都是比较喜庆、吉祥的。但是姑苏版画不同,它制作很复杂,多数都是用套印、填色法制作;雕刻方面,用欧洲的排刀、交叉刀法;构图方面,用阴暗、远近、透视的方法。而且这种版画一般都出口到欧洲和日本,价格非常昂贵,运输成本、制作成本非常大;有的可能是应他们的要求定制,制作了不同题材的姑苏版画,就跟外销瓷一样。当版画运到到欧洲以后,西方人习惯把姑苏版画托裱在油画布上,然后做成框子镶嵌在城堡的墙壁上,就跟壁画一样,我把它称为壁纸;也正因为在城堡保存的条件比较好,一直就保存到现在。现在欧洲瑞士、英国、法国、德国都有这种城堡。

  艺术中国:中国早年展出的多为民俗年画,近年来姑苏精品版慢慢的出现在一些展览和拍卖活动中,请介绍下姑苏版在海内外收藏的情况。

  翁连溪:姑苏版存世的情况,一是保存在欧洲古城堡里,二是保存在像英国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法国的博物馆,还有日本的海杜博物馆等。乾隆时期的丁亮先刻的花卉版画,一共刻了28种,目前大英图书馆藏有全套,现存世最多的就是这种姑苏版画。日本海杜博物馆有200多张不同时期的姑苏版画,有独幅的、有组合的、有大小尺幅各种各样的形式的,非常精美。

  私人收藏方面,欧洲的冯德堡先生算是收藏姑苏版画第一人,他现有200多张,其中像丁亮先的这种花卉、博古的姑苏版画,他有56张。二十年前,中国有明确著录的一张就是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西洋剧场图》。改革开放后可能欧洲回流了一批,但是价钱非常昂贵,一张定价就30万人民币。目前,欧洲收藏的姑苏版画很少流出来,但一张还是30万;现在中国经济很好,遇到10多张就全买了,但是精品非常少。最近在美国出现了一个精品——《隋炀帝下江南》,大概50公分×30公分,它是雕版印刷套印的,卖了150万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姑苏版画基本买不到。

  艺术中国:我注意到姑苏版画在题材内容方面很丰富,它的图式跟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很不一样,您能介绍一下姑苏版画的题材内容吗?

  翁连溪:姑苏版画的题材内容很丰富,不像文人画和宫廷绘画那种形式单一,欧洲人把它当壁画,当装饰物使用。比如风景里面代表性的《阊门图》,以及百子图、美人图,还有戏曲小说,像三国、水浒、西厢非常多,这类题材在欧洲非常盛行的。现在虽然保存了好多,但存世大多有所缺失,就是单独的一两张,其实很多都是4幅、6幅、8幅的条屏式的组合起来的。

  艺术中国:姑苏版精品版画工艺极为复杂,您曾经谈到冯德堡收藏的版画每一张的印刷手法都不同,您能从套色、晕染、饾版、拱花等综合技法上简述下中国传统彩色印刷的精妙之处吗?

  翁连溪:现在一般都认为传统木刻雕版套色就是不同的色彩分色多版并重叠刷印在一起,形成一个画面。实际上套色有很多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单版多色一次刷印,《程氏墨苑》就是这种工艺,一块版子要两色,就涂成两色,复制一次就刷出来了。还有一种单版多色多次刷印,比如一块版上五种颜色,先刷红色,覆完纸刷完以后,等一会儿再刷绿的,再覆一次纸,再刷一遍,五色刷五遍。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套版,一种颜色在这一个画面上占多大比例,就算只是一个黄点,也要刻一块版子;画面有五色,要刻成跟这个画面同样大小的5块版子,这就是套版印刷。还有一种饾版,不同的颜色刻成不同的小饾饤式的小版块,也是套版的印刷。还有在套版里再加拱花,即在纸的表面压印出凸起的暗纹,让画面产生浅浮雕效果。还有能色彩的变化表现,比如一块绿色,用刷子或滚筒平涂,刷完就是平面,绿是绿,蓝是蓝。再就是减色法,如先在这一块绿色树叶雕版上平涂,然后再拿毛笔蘸一点淡水,给绿色减淡一点,树叶就有深有浅了。还有晕染,一个花朵的朝阳和背阴面浓淡不同,就用毛笔蘸上粉色或红色,用毛笔在雕版一带,就跟画画一样画出深浅来,使得的画面色彩很丰富。所以说,一个画面里有好多不同的技法混合使用,它形成的那种印刷效果是绘画达不到的,相同的雕版不同的印工印刷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再看看古代版画,著名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殷氏笺谱》《萝轩变古笺谱》《芥子园画传》等,每版套印色彩都有变化,但是这些书籍初刻初印本存世罕见,通常只能看到一版就十分珍贵。你要是看到十版同时印出来的,每个都不同,有的差一色,有的多一色,有的重一点,有的轻一点;晕染的时候,就能反映出色彩减色增色、阴阳相背的效果。所以说国外对中国的木版水印技法非常佩服,而且中国使用的材料跟他们也不同,日本浮世绘达不到这种效果,他们印得再好,晕染效果也达不到。

  翁连溪:一般的中国传统版画天空全是留白,云彩跟水面一样画个水纹,都是传统的画法。但是欧洲铜版画不一样,它有各种云朵的表现,有浓云淡云。云彩变化,就用排刀法来表现。铜版画是凹板印刷,咱们木版雕刻都是凸版印刷,达不到铜版那么纤细。凹版印刷就是在凹进去的地方存墨,再通过纸压给墨上的那种方法印上。所以排刀排的密的时候,云彩就形成重色的效果。铜版画的雕刻师一定都是画家,他们用传统的刀法对应画面的变化。画面重一点,刀就稍微深一点,刻的也密一点,着墨就多;刀的密度小,刻的浅,着墨浅,色彩就淡。颜色再浓的地方横刀都达不到的情况,他们就用交叉刀和十字刀。原来中国没有这种刀法变化,因为只有凹版印刷容易达成,但是中国人把凹版印刷的技术运用到凸版印刷上了,也能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明代能达到一厘米四十刀左右,如《坐隐图》,像清代《耕织图》刻的眉毛也能达到三四十刀。

  艺术中国:日本浮世绘在整个世界知名度很高,近些年中国也举办了很多浮世绘的展览,其实以姑苏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精品版画无论绘画技术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毫不逊色,但是姑苏版在传播方面还是偏弱的,您认为是什么问题导致的?

  翁连溪:浮世绘相当于咱们民间年画这个层次,不能跟姑苏版画相提并论。我跟日本人说过,我们的杨柳青年画、山东的杨家埠,姑苏后期的年画就是老百姓使用的,这些年画的水平就跟日本浮世绘的水平差不多。浮世绘也出了很多如葛饰北斋这样的艺术大师,他们版画的方法和印刷方式有了很大提升。现在一般说是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实际日本也对我们也有影响,两国也是互相借鉴。

  早期日本的浮世绘从中国版画中借鉴了很多东西,明末《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作为中国彩色印刷的经典之作,对浮世绘版画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当时日本浮世绘还没形成彩色版画风格,他们在康熙、乾隆年间就大量翻刻中国版画。姑苏版在这些精细版画风格上又加入了西洋风格元素,也对日本有特别大的影响,之后日本浮世绘又对欧洲的印象派有非常大的影响。实际是日本也花了很多钱来宣传浮世绘,而中国版画还是宣传的少,现在咱们才开始重视一点。其实日本人也承认,早期的浮世绘是达不到咱们的技术水平的。乾隆以后,中国因为战乱等原因,版画创作就开始衰落了。

  翁连溪:中国过去刻版使用枣木、梨木较多。枣木比较硬,梨木软一点。现在木材有限,椴木使用比较多,它软而易刻,但不太耐用。日本的雕版通常用樱桃木比较多。从外观上看,日本的雕版每块版大小一样,而且刻的比较精细,也比较浅,不像中国刻的比较深。中国早期拿刷子一刷连底儿和凸出部分全着墨了,如果你要是纸一铺上以后,没有支钉的地方,塌下去了就出现脏墨的情况,脏的地方就是墨塌到底下去了,咱们刻的深,此现状就好一点。

  日本版刻的很浅,但是后期的印刷技术有改进。他们在墨里加上一种石蜡,使用胶辊上墨,就跟咱们刷墙似的,在凸出部分一滚就着墨了,凹进去的部分没有墨,所以他刻的浅一点也不碍事。这种方式延长了雕版的寿命,而且印刷效果清晰,大概清代乾隆以后日本就用这种方法印刷了。

  日本刷版子是见干见湿,一版只刷50张到100张,趁版子里还没湿透膨胀,他们就停止上墨,先刷别的版子,等干了再刷,这种方法使雕版能多用很多年。如果一次性刷一万张,那么这块版子就完了。因此日本的印刷技术也是在一直在改进创新的。

  中国传统版画始终没改变,还是使用鬃刷。拿鬃刷子刷,版子越硬,线条越细,刷的时候容易断裂,且一吃水吃墨就膨胀,这对雕版影响非常大。但中国现代版画就借鉴欧洲的滚筒,再刷再压也非常干净,同时延长了雕版的寿命。

  艺术中国:中国明清时期精品版画不仅印刷技术高超,用纸也极为考究,比如使用名贵的开化纸,姑苏版用纸方面您能介绍下吗?

  翁连溪:后人叫开化纸,早期宫里叫连四纸。开化纸确实好,一般的纸在印刷时遇到拱花要求的,一压就就坏了,竹纸效果也不好。印刷专用纸的晕染就跟书法一样,有生宣、熟宣。不好的纸,其薄厚、晕染程度不一样,吃墨、着墨也不一样。所以印比较贵重的东西得用好纸,最好的就是开化纸、皮纸。皮纸的楮皮含量更多,而通常用于年画的纸多是稻草做的,搁一年就坏了。姑苏版的纸黏性特别大,托裱后挂在城堡里几个世纪,放在夹子里也能保存几百年,打开后和新的一样。过去姑苏版画都得用好纸好墨,一般老百姓买不起,都是贵族消费。

  翁连溪:当时我也调查了一下,明代江南一带、徽州的版画已确定进入光芒万丈的时代。到明末刻的戏剧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插图刻得已经很精美。当时移民、画家、工匠非常多,那是一个对外交流的地方。姑苏一直就有传统雕刻,而且非常容易接受西方的技法。像朱圭、梅玉凤都是宫里从南方请过来的工匠,宫里这么多欧洲铜版画对他们肯定有影响。他们刻的《耕织图》借鉴了西洋雕刻的方法,明显有透视感。

  当时有专门给版画创作的画家,很多画家都有题款;也有雕刻家,他们是比较热衷于版画创作。他们跟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一样是生活所迫,你看苏州早期出了好多大画家,很多山水风格的画都很相似,但是我觉得太大的画家不会参与的,那些名画家画一张画收入就很可观,版画家有借鉴名画家作品的,仿制的也很多。

  丁亮先这些版画家或有天主教背景。姑苏版画一点一点的衰落,可能也跟天主教、外国传教士的交流有一定关系。清代版画也是随国家的强盛衰落而起伏,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形势好的时候,版画印刷质量都比较好。

  翁连溪:我没有过大的研究,因为他们有好多工坊,这些姑苏版画的题款都有体现,是谁刻的,是哪个刊号发行的都有。一般店铺要雇一位画家画稿,画完再请雕刻师来刻,最后形成了不同铺子的不一样的风格,雕刻师跟画家也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我觉得它是一种行业。

  艺术中国:很多中国文人最初对于洋风绘画、版画中的明暗、阴影元素是排斥的,他们都觉得西洋绘画没有我们传统绘画高明,但是它还是在历史上大规模出现了,您觉得主要是受到哪一些原因影响?

  翁连溪:实际都是互相影响,洋画风传来以后,早期的皇帝也有一点抵触,最后一点一点接受了。统治者接受了,以后上传下效就达成了。过去没有摄像技术,反映一个实物的话,还是他们这种纪实性风格效果更好。比如乾隆时期,宫廷里有很多传教士;如郎世宁等,都是宫廷画家,画了很多装饰画;再如故宫倦勤斋墙壁上的壁画、天顶画,红楼梦等通景画等,都是西洋风格。如果皇上、宫廷都普遍接受这种风格,民间也随之普及了。

  翁连溪:这个是有原因的,前二十年为什么没人研究姑苏版画,中国各大馆藏只著录一张,无法研究;而且当时对外交流又不多,很多老先生,如王伯敏就研究中国版画史的,还有王树村和冯骥才,都没能关注这一题材。这些年中西学者有很多交流,才使得姑苏版画重新再回到人们视野。当时外销艺术品这块应该也是一个很大的部分,比如外销瓷器;欧洲人明白我们能够做这种姑苏版画也是能够符合他们对于中国的一些想象,所谓中国风的一个影响,因此出现了这一中西兼具的题材,在中国版画史上别具一格。

  翁连溪:现在存世的情况去看确实如此。欧洲商人来姑苏有订做这种版画来做装饰物或者收藏,以显示富贵的身份。在康熙时期,欧洲很多艺术品的工艺水平没有中国高,像丁亮先制作的版画,他们买来保存很好,上百年依然如新。而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传统书画,常年挂在墙上。年画都是当年贴在墙上,明年就撕掉了。欧洲人更喜欢印刷色彩鲜艳的作品,如意大利籍宫廷画师马国贤出色地完成了《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铜版画,成为中国最早一批铜版画。马国贤在雍正元年回国,雍正皇帝送了他好多瓷器织锦等,回去后又转赠给英国的勋爵、国王。他带回的“避暑山庄”展现的中国园林建筑样式对欧洲文化影响非常大,欧洲人不仅将这些版画翻刻和创新,还仿建了很多中国园林建筑形式。

  欧洲人十分喜爱中国园林题材的各种版画, 他们就在屋子整面墙上贴上各种彩色版画,也叫壁纸。有园林风景、相夫教子、百子图、戏曲等各种内容。他们也会将姑苏版裁剪成不同的形式拼凑起来,比如壁炉两边相对的侍女图等。

  (受访人:翁连溪,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殿版古籍研究家,古籍研究界和收藏界的著名人物。 采访人:刘鹏飞。图片来自:翁连溪)